今天又看到一則研究生自殺的新聞,

一條25歲的生命就在我居住的城市裡消失了...

所以想來寫寫自己當初在研究所卡關的生活,

也許有人看完之後,會想活下來也說不定?

 

關於求學這件事情,

仔細想想,在高中以前都滿快樂的,

大學的科系雖然是自己沒預料到的,

但也有從其中摸索到一絲樂趣,

畢業後覺得所學太少,花了兩年考研究所也考上了,

但研究所卻唸得很卡,像指甲刮黑板那樣。

先是用兩年的時間修學分,

每堂課大都需要撰寫萬字起跳的小論文,

並在報告時接受同學及教授的檢驗,

其中不乏有「疾言厲色」的教授,完全會把自信心打垮的那種,

讓你覺得你製造出的是一篇垃圾,而腦袋裡裝著的是沒用的東西。

在那兩年裡,我過得並不快樂,也始終沒有找到有興趣的論文題目。
 
 
帶著找不到論文題目的憂傷,我與一些朋友到台東的海邊衝浪,
 
那時我與其中一位朋友是第一次接觸衝浪,加上都歷海灘屬於中階浪點,我們玩得並不好。
 
在被浪與板的各種打擊之下,我一臉疲累,拖著浪板到沙灘上休息,
 
我看著那位朋友雖然一直無法成功從板上站起來,但臉上卻掛滿了笑容,
 
後來索性也就坐在板上讓海浪推進,不能衝浪,就被浪沖也無妨的樣子。
 
當時我頭上彷彿突然有一道雷劈了下來!
 
「玩」的目的若是為了獲取快樂或放鬆,那為何現在的我是如此臉臭與緊繃?
 
我太注重於「玩得好」,以致於忽略了「玩得開心」這件事!
 
我吃著東河的包子,扶著重重的衝浪板、看著把我帶到這裡的朋友、望著那片海洋,
 
好像懂了什麼。
 
 
如果說學習是為了獲取知識,而獲取知識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,
 
那麼,究竟是研究所的教學嚴謹讓我喘不過氣,
 
還是因為自我內心的高標準扼殺了那個曾經喜歡徜徉學海的我,
 
以致於我的生活未見美好?
 
 
過了一年,當論文題目仍舊毫無著落時,
 
我的心態上慢慢呈現放棄的樣子,
 
有人說「放棄」是最容易的事情,原本我也這麼以為,
 
剛開始覺得非常開心,終於可以不用日日負著還沒完成論文的罪惡感同行,
 
也終於可以開始好好規劃日後想做的事情。
 
但過了幾個月後,心頭湧上一股濃到化不開的憂鬱:
 
要是沒有完成論文就無法畢業,無法畢業是不是一切會回到原點?
 
回到那個所學不足而空空的自己;
 
再加上父母給的期待壓力,內憂外患夾擊之下,萌生了一點輕生的念頭。
 
那時候我才明白「放棄」根本一點也不容易!
 
放棄後除了要面對各種來自家人、親戚、同儕、師生、和三姑六婆等社會壓力外,
 
最難面對的是「自我否定」這點。
 
自我否定某種程度是源自於社會壓力,
 
雖然有人總會說「不必在意別人的想法」之類的話,
 
但是人是群居動物,要「完全」做到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,
 
我們至多只能「儘量」不要在意別人的負面想法。
 
而這時候,只要一躍而下,不用面對論文,也不用面對放棄後的各種壓力,
 
好像什麼就都解決了?
 
「原來這是自殺者的心境!」
 
 
想了想,若連死亡我都不畏懼,
 
那我無法完成論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?
 
因為不想寫已經被寫到爛掉的題目、找不到有研究價值的題目、
 
找了幾個題目卻沒有足夠的文獻可以參考、不想寫出可笑的論文、
 
暫定了題目但內容擠不出來又要重頭來過等等,
 
這些都源自於「恐懼」,
 
是一種在課堂報告時,自信心被擊垮的後遺症,
 
是一種對自己所設的標準太高,害怕達不到的恐懼。
 
 
又想了想,與「死亡」相比,上面那些無法完成論文的原因根本輕於鴻毛,
 
要是連面對死亡都能無懼,這世間上又有什麼東西好恐懼的呢?
 
這樣一想,突然間什麼都變得明朗了!
 
 
我認為快畢不了業的研究生,有三條路可以選擇:
 
一是厚著臉皮把論文寫完撐過(就算研究結果對社會沒有什麼貢獻也沒關係,大部分的碩士論文都是如此)
 
二是放下論文與畢業這件事(以大學學歷進入職場仍會有一片天,若因學歷被看不起,在職進修即可彌補)
 
三GG(就父母親友的傷心程度而言,自殺的痛心程度遠遠大於無法畢業啊!另外,無法畢業也不代表無法找到工作啊!)

 
我還活著,嗯,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。
 
人生原本就充滿酸甜苦辣,要是不酸不甜不苦不辣,可能會覺得無聊吧?
 
所以就算再酸再甜再苦再辣,都要好好的去感受、享受與接受,
 
要是受不了,就喝杯水,漱漱口也順順心,這樣才有滋味啊!
 
如果「獲取知識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」,那麼自殺則是完全反其道而行!
 
邏輯要通一下,拜託!
 
別再默默消失了,好嗎?
 
 
 
補充(2019年3月13日)
 
這篇文很意外地讀過的人滿多,
 
所以遇到相同困境的人應該不少,
 
很想提醒大家一件事情:「人生不是只有___!」
 
空白處加入什麼都可以,
 
像是人生不是只有研究所、人生不是只有工作、人生不是只有戀愛等等。
 
遇到卡關的時候,我們很容易在當下的情緒鑽牛角尖,變得脆弱,
 
老實說這時候收到的「安慰與鼓勵」完全敵不過「酸言酸語」,
 
或者「說者無意、聽者有意」,怎麼聽都很酸,
 
這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自身。
 
我認為有開闊的思考方式非常重要,任何人事物都不會只有一個面向,
 
有時候換個角度去思考,人生就會寬廣一點。
 
就拿論文沒完成無法取得碩士學歷來講,我身邊有兩三個朋友就是這樣,
 
他們的課堂表現都很好,只是一些因素無法把論文寫完,就進入了職場。
 
曾經問他們會不會感到可惜,答案都是會,但是他們依舊滿意現階段的生活。
 
提早進入職場,經濟就會早點變得自由,就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。
 
而且我相信所有的經歷都會變成未來的養分,
 
曾經修過的課、受過的訓練都不會是白費力氣。
 
 
雖然我不是什麼心理專家,不過還是歡迎卡關的人兒留言聊聊,
 
因為我自己當初也是非常無助,
 
跟家人朋友聊天怕他們擔心,或是聊了他們也無法理解;
 
跟同學聊則怕造成對方壓力等等的,
 
身邊可以聊這種事情的人一個都沒有。
 
留個言吧,吐吐苦水也好:)
 
 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
    emmash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2) 人氣()